首页 两轮车 三轮车 汽车 头条 报价 推荐 资讯 焦点 品牌 技术
首页 >  资讯 > 

深圳光明运用非现场监管体系,首次查获3宗检测机构弄虚作假案

2023-04-26 10:22:15 来源:晶报

近日,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光明管理局(以下简称光明管理局)快速响应国家、省、市部署,运用智慧环境监管体系和非现场执法方式,通过对线上数据信息分析研判,锁定可疑线索,深挖扩线,在区内首次查获3宗环境检测机构伪造检测数据的弄虚作假案。

摸排线上数据锁定可疑企业

近期,光明管理局数据管理员在日常线上巡查任务中,通过智慧环境监管平台的大数据运算功能,发现了某些企业污染物在线数据存在频繁超标、间断性骤升后平稳、小幅度周期性波动等异常情况,并初步锁定可疑企业名单。


(资料图)

▲平台在线数据异常预警。

收到数据管理员上报的异常情况后,光明管理局内在线监管小组立即对相关企业的环评报告、自动监控验收文件、检测报告等文件进行复查,寻找蛛丝马迹。在核对某企业委托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出具的季度检测报告时,发现该报告仅第1组实验数据能与在线监测仪器数据对应,第2、3组实验数据与仪器数据均不匹配。

该情况引起在线监管小组的警觉,在线监管小组立即调取该采样时间段的视频,发现当天该检测机构采样人员仅采取1次水样分装3瓶,并无第2、3次采样行为,该检测公司疑似存在“采1次水样出具3次采样结果”的弄虚作假行为。

调查中了解到该检测机构服务我区多家企业,在线监管小组顺藤摸瓜,立刻调出该公司出具的其他企业的检测报告,并对在线设备数据和采样视频一一核查,发现由该检测机构负责的另外两家企业的检测报告也存在此类问题。

专家会诊剖析线索要点

对于发现的线索,光明管理局高度重视,立即组织环保专家、律师与执法队伍召开讨论会,以问题为导向,研讨违法线索要点,梳理企业违法行为的法律依据,多角度分析,明确执法思路,并对违法证据的收集与固定、现场询问的方式技巧、客观数据的运用,以及执法行动做了周密部署,多方合力打击,坚决不让违法分子钻空子。

交叉执法固定违法证据

根据事前部署,光明管理局成立了执法骨干、监测骨干、法律顾问“三位一体”的专项调查组和外围取证组,制定交叉执法监测联动方案,兵分两路,迅速开展查处行动。

▲交叉执法行动部署。

专项调查组赶赴该检测机构所在地,与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开展跨区域联合侦查。

现场调查时,执法人员调阅了该检测机构的原始记录表、实验室分析记录等数据,并与涉事采样人员共同回看采样的监控视频。检测机构采样员否认报告作假行为,声称第一组水样在总排口采集,后两组水样由其他同事在留样器采集。

与此同时,外围取证据组立刻赶赴企业现场调查取证,发现3家企业均未安装留样器,并调取了采样当天企业出入口监控视频,显示检测机构采样人员在第一次采样完成后全部撤离,不存在其他人员在留样器采样的可能。外围取证组将相关证据第一时间反馈给专项调查组。

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,该检测公司承认了为节约成本、减少采样时间,仅采1组水样出3次检测结果的弄虚作假行为,案件得以告破。

▲企业执法现场。

▲检测公司采样人员笔录现场。

目前,光明管理局对该环境检测机构涉嫌检测报告造假行为予以立案,后续该检测机构将面临法律的严惩,为其它企业和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敲响了警钟。

光明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近年来,光明区一直推行智慧环境监管与非现场执法相结合的模式,一方面多技术手段让企业违法行为无处遁形,另一方面减少上门检查频次,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。

▲“577工程”监控视频排口现场核查。

接下来,光明管理局将对辖区内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进行全面梳理和排查,深挖弄虚作假线索,严厉打击数据造假行为,倒逼环保机构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开展环境监测工作,推动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规范化、高质量发展。

来源 | 晶报APP

记者:柯季

通讯员:胡宗俊

编辑:阎建伟

关键词: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上一篇:通力科技:公司于2022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