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一段《中国转磨起源与传播诸问题初探》中的总结-全球新消息
(资料图片)
【本文来自《磨盘演化史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摘一段《中国转磨起源与传播诸问题初探》中的总结,和我写的思路类似但更加详实
作者傅文彬、赵志军,观网风闻有全文转载
小麦传到中国后,逐渐影响了中国北方旱作农业格局[52]。人骨稳定同位素分析的研究表明,东周时期以后小麦在北方人群食物结构中的地位出现明显变化,开始步入主粮行列[53];战国晚期以后,多种现实原因促使麦类作物在中国北方(从局部地区开始)的多种作物种植制度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[54]。战国秦汉时期,小麦在人们食谱和种植制度中地位的不断提升,可能对转磨技术的发明以及快速发展产生了特殊的推动力。
面食的方式对于小麦此类“粗粮”争取“食客”的青睐尤其重要,小麦面食的产生与发展,或许是一个必然结果。本质上,无论是长期被偏爱的、脱壳而食的粟黍(此类作物也包括南方的大米),还是作为“后起之秀”的小麦面食,都属于细腻的主食。它们与中国的“蒸/煮烹饪传统”一样[55],应归于同一个长期稳定的主食传统。而帮助小麦这一外来作物加速融入中国原有主食传统的,正是内地类型的转磨技术。
相比之下,地中海世界的情况与中国有所不同。除了悠久的麦类作物种植传统,其面食历史同样久远,距今一万四千多年前的Shubayqa 1遗址已发现了目前最早的面包[56]。研磨工具方面,地中海世界长期使用的是各类石磨盘[57]:古埃及人使用马鞍形的石磨盘加工麦类作物;后来地中海东部地区出现了奥林索斯磨(Olynthus mill),并向其他地区传播。至公元前5世纪,地中海西部地区出现转磨时,当地已有数千年的麦类作物种植历史[58]。在这一时期,同样不属于小麦起源地的地中海西部与中国内地地区的区别在于,这里没有强势的本土谷物与小麦竞争,在转磨出现前也有了比较成熟的磨粉技术,甚至可能在较早的时期就有了面食习惯。结合前文的民族考古材料来看,在普遍种植麦类作物、早已存在面食基础的地中海世界,地中海类型转磨的发明初衷可能不是追求更细腻的主食,更多地是为了提高磨粉效率。
关键词:
相关新闻
- 摘一段《中国转磨起源与传播诸问题初探》中的总结-全球新消息
- 文明交通融入日常管理 市民交通守法率保持在95%以上
- “封口费”案女主角首回应:特朗普不再不可撼动-世界最新
- 初音未来是什么星座_初音未来是什么
- 让他们有尊严地离去——对话98后女入殓师
- 国泰君安:欧佩克+本轮自愿减产有助于抬高长期价格中枢-前沿资讯
- 世界今头条!喝有机红茶对人的好处有哪些?有机红茶如何贮存?
- 焦点短讯!2023年1-3月ABS机构排行榜出炉!
- 世界今日讯!外媒:俄外长与美国务卿通电话,就美记者被捕一事进行讨论
- 口罩还要戴多久?吴尊友回应:一定要随时随身备用口罩
- 深交所向豆神教育发出关注函 焦点快播
- 天天快资讯:恒醋股份600305-恒顺醋业行情
- 全球热头条丨东利机械去年营收同比增长6.87% 近三年研发投入持续上升
- 浙江省首部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获批 当前热闻
- 法师变猪绝版了吗_法师变猪任务起始流程 今日精选
- 【时快讯】杨贵妃真相大揭秘:马嵬坡之谜,她到底死了没?
- 全球观热点:在百度文库如何赚钱_百度文库怎样赚钱
- 《2022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》发布 柳铁职院教师和学生发展指数都为“优秀” 焦点
- 招商轮船(601872):超 级 油 轮船队结构优势凸显 顺周期弹性首选
- 全国皮划艇静水春冠赛收官 激流回旋项目即将接力进行
- 贵州:让老年人乐享健康晚年 天天看点
- 今日热闻!数字技术如何助力拓展教育边界 长三角中职艺术教育论坛在沪举行
- 他们为案例演说会点赞!丨<第4508期>_环球视点
- 天天视讯!【经验分享】会计80+ 来看她的注会备考之路